学术交流
FORUMS & SEMINARS

讲座

Fudan-World Bank Workshop on Chinese Economy I

作者:admin 阅读: 发布:2013-06-29

2013年6月26日下午一点,由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FLCDS)举行的Fudan-World Bank Workshop on Chinese Economy第一场报告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614会议室举行。来自校内外的师生们共同分享了这场中国经济讨论的盛宴。

在陈钊教授简要介绍了来自世行的三位嘉宾Lixin Colin Xu, Hanan Jacoby和 Chorching Goh以及本场报告的主题之后,本次Fudan-World Bank Workshop第一场活动便正式开始。

首先报告的是章奇副教授。章奇副教授本次报告的文章题目是“Allegiance Politic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iscal Transfers in China”,本研究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中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分配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是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均等化和维护社会稳定,但政治家也会考虑通过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来达到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章奇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政治学文献里面关于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分配的两个不同的假说:政权生存假说(regime survival hypothesis)和个人政治生存假说(personal political survival hypothesis)。如果第一种假说成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将会更多地投向公共品提供;而如果第二种假说成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将会更多地投向与中央领导人关系更为密切的地方政府。文章通过构建各种指标,来检验中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更符合哪一种情况。而章奇副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个假说即个人政治动机驱动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更能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文章也通过了各种稳健性检验,进而表明研究的结果是稳健的。本研究对于理解中国专项转移支付的分配及其后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紧接着报告的是陆铭教授。陆铭教授报告的文章题目是”Geography versus Policy: How Remoteness to Sea Reverses the Effect of Development Zone on Enterprise Efficiency in China”。陆铭教授利用中国政府在2003年之后大规模压缩开发区的数量,并同时在开发区设置上更倾向于内地这一政策背景,研究开放区政策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考察了这种影响的地理异质性。文章在识别方法上采用DID方法识别了开发区政策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陆铭教授的研究发现,开发区政策总体上有促进企业TFP的作用,但这主要在距离沿海大港口500公里范围内有所体现。对于地理位置远离沿海大港口的企业,开发区对企业TFP的影响逐渐减弱,甚至变为负影响。文章还进一步发现,开发区对企业效率作用的地理异质性可以部分由不同地区企业所面临竞争程度(HHI)的差异来解释。但即使控制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程度差异,地理的异质性仍没有完全消失。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不能将开发区政策作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政策来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因为倾向于内地的开发区政策不仅不能有效地促进平衡发展,相反,却会造成大量的效率损失。

最后报告的是陈钊教授。陈钊教授报告的文章题目是“Identifying Executive Turnover for Cash-Out: Evidence from China'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s”。陈钊教授首先介绍了高管市场的一些背景和高管离职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创业板的高管离职是否存在套现动机。由于无法直接观测到离职高管的减持行为,本研究利用锁定政策前后的变化,以及离职时点和锁定长度的非线性关系来识别高管离职的套现动机。陈钊教授的研究发现,持股高管倾向于选择有利于套现的离职时点,而非持股高管的离职时点并未影响锁定时间,所以持股高管的离职存在套现动机。

在三位教授报告的同时,与会的世行嘉宾和现场的师生们纷纷就文章的具体细节提出各自的疑问和建议,三位教授也分别就各自的问题一一作答。复旦-世行中国经济工作坊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了第一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