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下午三点半,由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FLCDS)主办的“公共利益论坛·改革对话”第四期——“再辩城市化的对与错”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教室举行,来自亚洲开发银行、国民经济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的嘉宾一起进行了有关城市化的讨论。
本次论坛由陈钊教授主持。陈老师首先介绍了系列讲座的目的,即从公共利益视角讨论中国现实的问题,而本次论坛则强调城市化的效率与分享;接着,陈老师介绍了两位报告人的研究领域。
论坛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主题报告。
首先发言的是亚洲开发银行的万广华老师。万老师主要介绍了关于城市化问题的几个误区。误区一是城市化速度太快。但是万老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在加速而且还在高速期,通过与日本和韩国的数据相比较,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恐怕要到2030年之后才会下降。误区二是完全基于国际经验。因为时代不同导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移居成本下降,而中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人多地少、高度开放、教育程度高、喜欢聚集文化等,中国的移民存量至少可以使城镇化率增加10%。误区三是城镇化占用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远多于城镇用地,工业用地不能全部归咎于城市化,同时,城镇人口密度一直在下降,说明城市目前为止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误区四是城镇化影响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农村人均占地无法维持农村人口生存,农场规模太小,城乡移民不足以构成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误区五是市民化双轨制。但是万老师认为中国不能承受四等公民的出现和存在,双轨制会带来寻租机会与腐败;实现市民化的关键是福利的可携带性、并轨的优先序与时间表,解决这几个问题便有望实现市民化的一步走。误区六是城市化缺乏动力。学界有观点认为户籍改革缺失导致城市化缺乏动力,但是家庭团聚可以提供10%非劳动力移民,而且我国存在大量隐形剩余劳动力。最后,万老师总结道,我国的城镇化仍需进行,而且动力十足。
紧接着发言的是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王小鲁研究员的报告主题是城镇化中的挑战与选择。首先,王小鲁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过去三十年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城市化,并且认为城市规模变化是由城市聚集效应所引致的。王小鲁研究员认为城市化促进产业发展、收入增长、农业经营规模化、城市生产率上升,所以城市化是带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城市化的未来潜力也非常巨大,王小鲁研究员认为未来中国的社会结构、人口布局、农业经营方式等将发生重大变化,但是仍旧面临来自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低效无效投资、土地征用与出让制度等的挑战。所以,有必要鼓励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王小鲁研究员认为,我国刘易斯拐点尚未出现,农村仍然有大量劳动力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主要限制来自于户籍制度,这是阻碍城市化的体制障碍。实现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完善社保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后,王小鲁研究员强调,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过程,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发展有客观的经济合理性。盲目的造城运动导致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和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甚至造成房地产泡沫;人为迫使农民工“被城市化”,将导致农民合法权益被侵占、社会冲突激化。这要求政府职能亟待转变,政府在城市化中的基本角色应回归公共服务,改革征地和土地出让制度,同时需要财税体制配套改革,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这些改革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的关键。
第二部分是对话与讨论。陈钊教授对两位报告人的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今后应当更加关注城市化的质量和结构,而不是盲目追求城市化的速度。陆铭教授则表示,城市化对于经济增长、劳动率提高的好处往往存在低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人口密度这一概念。在场的同学们也就今天报告的内容向在场的嘉宾提问,嘉宾详尽的回答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我国城市化的现在与未来。